高龄老年人骨折一“跌”即发?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微创手术助力康复
大众网记者 郑阳 通讯员 崔晓青 青岛报道
(资料图)
很多老人似乎都会有腰疼腿疼的毛病,但又觉得这不过是因为上了年纪而已,不愿去医院检查。实际上,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骨头的密度会随之下降,骨质疏松这种“隐形杀手”早已找上门来,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容易发生骨折,对老人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
危险、致命——髋部骨折一“跌”即发
骨质疏松最大的危险之处就在于它的易骨折特性,尤其对老年人来说,一次骨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全方位的恶劣影响,其中最危险也是最常见的就是髋部骨折。
髋部骨折也叫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70-100岁的老年人,致死率相对较高,“退回十几年前,教科书上是把髋部骨折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马勇医生说,“老年人跌倒后发生骨折的部位通常是大胯旁这块突出的骨头,这里骨折后老人只能平躺无法动弹。”而长期卧床又会导致更多健康问题,如食欲不振、便秘、长褥疮、心肺功能下降、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等。
近日,78岁的王大爷(化名)就在不慎跌倒后因髋部骨折来到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马勇副主任医师处就诊。王大爷有脑梗病史,一侧腿脚活动不方便,又因长期吸烟还有咳痰的问题。王大爷跌倒后先是在家卧床躺了一天,结果痰咳不出来造成肺部感染开始发烧,白痰变黄痰。送医后医院先给王大爷做了肺部的抗感染治疗,待肺部情况稳定后又及时给王大爷完成了骨折手术。马勇医生表示,目前这类手术多采用微创,三个切口加起来不超过十公分,手术过程也仅在三十分钟左右,会尽力将对老人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术后两三天王大爷就已经可以慢慢在床边静坐了,肺部也有明显好转,“大概再有一个礼拜,他家人就可以用轮椅推着他出去转一转了。”
78岁的王大爷其实在髋部骨折老人中尚算“年轻选手”,“就在前一天晚上,一位98岁的老人也是在家跌倒,送到医院来一看是髋部骨折,我们早晨就给他做了相关检查,中午就给他进行手术了。”马勇医师回答道,这位高龄老人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虽然老人在交流和精神状态等方面暂无大碍,但考虑到平躺越久高龄老人面临的风险就越大,所以骨科及时联系了心内科、呼吸科等多学科联合会诊,准备尽早给老人完成手术。
常见、多发——骨质疏松不容小觑
“骨质疏松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体的疾病,表现为骨密度下降、骨量低下,在受到外界的轻度暴力时就容易发生骨折。”市三医骨科马勇医生介绍道,目前常见的骨质疏松一般分为三种,有因年龄增长导致的老年性骨质疏松,还有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下降导致的骨质疏松,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由于长期吃激素类药物造成的药物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在发病早期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一般都是老人骨折以后来医院检查才发现有骨质疏松,或者总是有关节疼痛的症状,但又没有关节变形或关节炎,一测骨密度才知道是骨质疏松。”为了能够早干预早治疗,马勇医生建议老人到了一定年龄或者觉得有骨痛症状时最好主动到医院检查骨密度,不要轻视骨质疏松。
早治疗、早康复——骨骼健康不靠“拖”
虽然骨质疏松在早期很难发现,但到了一定年龄的老人其实可以主动采取一些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措施。“像50-60岁已经绝经的女性比同年龄段的男性更容易骨质疏松,所以可以主动补钙、补充维生素D3。”有条件的老人还可以主动去医院骨科或内分泌科测量骨密度,如果发现数值明显低于常人,那么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鼻喷式用药、打针、静脉注射等方式进行治疗。
比起骨质疏松,老人在跌倒后更是一刻也不能拖。“我们见过很多因为跌倒后拖着不来医院造成治疗时机延误的例子,”马勇医生说,“八九十岁的老人在躺了半个月之后的身体条件跟还能正常活动时的身体条件是完全不能比的,如果老人身体情况太差无法做手术,那就只能保守治疗,合并症会有恶化的风险,这样致死率就会相对较高。”
从保持骨骼健康的角度出发,马勇医生认为老人积极服药控制自己的基础疾病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老人觉得自己高血压没症状就不爱吃药,但这些基础疾病长时间对身体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更容易因为血压、血糖异常头晕跌倒。”此外,马勇医生还建议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适当地多运动,不要让肢体变僵硬,但同时也要更加注意防止跌倒,不仅是髋部,手腕、肩膀、腰部等都有可能因为跌倒发生骨折。
俗话说老年人就怕摔、就怕躺,髋部骨折则是把这两件事集中到了一起,所以保持骨骼健康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乃至寿命长短都至关重要,市三医骨科建议老人们从积极预防开始做起,跌倒后及时就医不拖延,让骨质疏松和髋部骨折这两位“杀手”远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