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幽默 ?
幽默这个词来源于英文Humor音译,由国学大师林语堂引入中国。
(相关资料图)
所以我们比较难去从词的本义上去说文解字,而Humor本身在西方的语境里,含义则一直在变,它狭义上可以是一种无害的笑,也可以从广义上理解为一种人生观。
自从林语堂先生引入中国以后,幽默的用意也一直在升级,最后演化成一种能引发人类某种情感的智慧,甚至于一门哲学。
一门能带给人欢乐的哲学,一门能缓和关系,消除敌意,甚至激励士气的哲学。
从狭义的技巧上,我们可以通过相声这门艺术来窥探一二。
相声艺术有很多门道在里面,我们作为外行当然很难穷尽,不过单纯从语言技巧上,还是可以总结出一些通用的东西。
比如脱口秀和相声都在用的铺垫+抖包袱技巧,先进行铺垫,然后把包袱抖出来,引得观众大笑。
这个铺垫和抖包袱的过程,就是一种引发观众剧烈情绪反应,然后笑出来的语言技巧。
当然如果在往深里去挖掘一层,我们还能总结出一个公式,那就是惊喜=熟悉+意外(反转)。
这个公式在用户体验上可以说是通用的,不管是设计表白和求婚的惊喜,还是设计产品的体验,还是一次对话过程,还是一个脱口秀,亦或者是一场相声。
设计表白和求婚,要的是刹那的情绪波动,制造难忘的回忆,一开始肯定是需要熟悉的套路,最后来一个反转。
产品体验也是一样,用户感受到了新鲜感,感受到了突然的小意外带来的惊喜,才会印象深刻。
至于对话,想象一下最近流行的土味情话,最后的反转是不是就是一个意外?明明不应该这么接话的,却拐来拐去拐到了这一句。
脱口秀和相声,仔细去看每一个包袱,你会发现他说出的话,都是和你预期不符的,你觉得1 2 3 以后会是4,他偏偏说5,这就是意外转折。
熟悉,让人有安全感,意外,让人有新鲜感,在安全区内的探险,才是开心的来源。
否则100%的熟悉,人们会觉得乏味,因为没意思,而100%的意外,则会恐慌,因为完全不懂,自然会恐慌。
最好的技巧,就是熟悉+意外,而且最佳比例是85%的熟悉,加上15%的意外,效果最好,大脑反应的最舒适。
不过这仅仅是技巧层面,把这个理解为幽默,太过狭义,我们在往广义一点去看,那些脱口秀和相声,他们讲的都是什么故事?
相声的开头,往往会说一个人物,而效果最好的其实就是相声演员本身的经历。
脱口秀也是,往往会讲自己曾经的经历,或者身边亲近朋友的经历。
再去看这些经历本身,你会发现都是一些糗事,或者文艺一点的表达,就是悲剧。
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悲剧和喜剧,本质上是共通的,悲剧的本质是喜剧,是一种面对生活无常,面对命运力量的英雄主义。
而来看脱口秀本身,我们也可以看到,本质上是脱口秀演员们,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坦然的讲述给观众听,脱离开熟悉+意外的技巧本身带来的效果,对悲剧本身的坦然,就是一种高于语言技巧的人生观。
一种可以升级到广义幽默的人生观——坦然面对人生的悲剧。
面对人生的无常,面对命运的力量,我们依然有直面它的英雄主义,这是“幽默”真正的定义,是高于土味情话,高于油嘴滑舌的有趣人生观。
所以我们就可以去分辨,什么人是幽默,什么人是油腻。
这也是为什么自黑能够缓和关系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幽默能够激励士气的原因,因为他本身就是一种英雄主义。
再去看相声,再去看那些脱口秀,再去看那些经常自黑的人,你会发现幽默的另一种定义——幽默=悲剧+时间。
当我们把人生中遇到的那些悲剧,经过时间的沉淀,用铺垫+抖包袱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候,就是一种能给人带来欢乐的哲学。
依我的理解,这才是幽默的真正定义吧。